我国合同能源管理扶持政策研究

VIP免费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扶持政策研究
摘 要
随着世界能源形势的日益严峻,能源短缺与浪费以及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已
成为制约我国当前经济增速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以合同能源管理为模式的节
能服务产业对于诸如我国这样的能耗大国来说,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我国的能源利
用效率,同时也能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是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新型节能机制。
20 世纪 70 年代合同能源管理就已在西方兴起,发展至今节能效果显著,在一
定程度上缓解了以污染环境为代价取得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性问题。同时在近四
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不论在政策法规制定或是实际操作中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这一新型的节能模式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外国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
距,在国内的发展和推广不可避免的遇到不少的障碍。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合同能源管理的专项扶持政策的对比分析,试图寻找我国
扶持政策与外国成熟的政策之间差距,以此剖析外国政策制定经验对我国政府今
后工作的可借鉴之处,笔者在文中将国外的扶持政策与立法的实践经验总结如下
1.要发展合同能源管理,首先必须解决相关的法律问题发展。2.必须注重解决融资
渠道的问题。3.严格的节能量测算标准是规范合同能源管理实施的关键。4.政府的
示范作用对于发展合同能源管理至关重要。5.合同能源管理的进一步发展亟待全方
位的政策支持。6.合同能源管理必须坚持走市场化道路。同时在本文的实证研究部
分,笔者将以上海为例,通过走访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所涉机构,探讨我国现有
对合同能源管理的扶持政策的具体实施情况,从现实角度出发研究我国政策在实
践中暴露出的缺陷与不足之处,并且结合前文总结的国外的政策经验,提出了以
下政策建议:1.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对项目实施各方(主要为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
单位)的政策扶持。2.其他配套政策也应尽快改善落实。3.相关法律法规的修缮是
重点。4.必须加快推动合同能源管理的市场化进程的步伐。
笔者撰写本文的目的旨在寻求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的政策
扶持之路,培育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建立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 合同能源管理 节能服务产业 扶持政策 政策建议
ABSTRACT
With the world’s energy situation became worse increasingly, the energy shortage,
waste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will be a problem to restrict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development. Under EMC modes, energy services industry at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country such as China, it not only can enhance energy efficiency, but also
can create some economic benefits; it was fulfilling the new social energy-saving
requirement.
The rise of EMC was in the 1970s at western country, saving effect is remarkable, it
relieve the social problem at the expense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for achieved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it accumulated great experience at these 40 years, no matter for
policies and regulation or actual operation. This new mode still in growth at China, a
big different with other advances countries.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will be facing som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the government plays as an important role
on it.
An analysis study for EMC supportive policies comparison with western country
will be shown at this dissertation and try to find the EMC supportive policies’ gap
between mature foreign country and China. Meanwhile to profiling foreign policy-
making experience to inspired on China policies at future development. Conclusion as
below:
1. First of all, to understand the EMC related legal matter for now and future
development.
2. Need to solve financing sources problems.
3. Strictly energy-saving standard is the key to implement of the EMC.
4. The government exemplary role is most critical.
5. An overall policy to support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MC.
6. EMC must adhere to the market-oriented.
The research component will make Shanghai as an empirical, visited the company
which involved EMC to explore our current support policies of EMC implementation
status, study with finding the defects and inadequacies, combine with the previously
conclusion of foreign experience, here to propose some policy suggestion:
1. Government nee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supportive policies.
2. Other facilities also need to improve as soon as possible.
3. Revised laws and regulations is focal point.
4. Speed up the pace of market-oriented process to promote EMC
The purpose of the dissertation is tried to find a way to achieve China EMC
supportive policies, to cultivate an industries and formed a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s. For built an energy-saving and friendly society, modest contribution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 economic and social.
Key Word: EMC, ESCO, Supportive Policy , Policy Recommendation
目 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1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1
1.2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1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2
1.3.1 国外研究现状...............................................2
1.3.2 国内研究现状...............................................3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4
1.4.1 本文的研究方法.............................................4
1.4.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4
第二章 概念及理论概述................................................8
2.1 合同能源管理的产生背景.........................................8
2.2 合同能源管理的相关概念解读.....................................9
2.2.1 合同能源管理及节能服务公司的定义...........................9
2.2.2 合同能源管理的运作原理....................................10
2.2.3 合同能源管理的商业模式及业务流程..........................12
2.2.4 合同能源管理的特点及优势..................................15
2.3 相关理论概述..................................................15
2.3.1 本文所运用的政策分析模型..................................16
2.3.2 本文所运用的政策分析方法..................................16
2.3.3 本文所运用的其他相关理论..................................17
第三章 国内外合同能源管理扶持政策的比较分析.........................20
3.1 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20
3.1.1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产生....................................20
3.1.2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现状................................21
3.2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扶持政策....................................22
3.2.1 综合方针政策..............................................22
3.2.2 财政补贴政策..............................................23
3.2.3 税收优惠政策..............................................24
3.2.4 其他辅助扶持政策..........................................25
3.3 国外合同能源管理的扶持政策....................................27
3.3.1 美国......................................................27
3.3.2 西班牙....................................................30
3.3.3 加拿大....................................................32
3.3.4 日本......................................................34
3.3.5 韩国......................................................36
3.4 对比分析国内外合同能源管理扶持政策的启示......................38
3.4.1 坚持立法为先..............................................38
3.4.2 融资渠道的拓展是关键......................................38
3.4.3 节能量测算标准至关重要....................................39
3.4.4 政府示范效应显著..........................................39
3.4.5 政策支持作用突显..........................................39
3.4.6 市场化是必然趋势..........................................40
第四章 合同能源管理扶持政策在上海的实施情况分析.....................41
4.1 上海市合同能源管理情况简介....................................41
4.2 综合方针政策的引导作用显著....................................43
4.3 扩大与明确财政补贴的对象与标准................................45
4.4 税收优惠政策需符合合同能源管理的特点..........................47
4.5 其他辅助扶持政策的实施情况分析................................49
4.5.1 备案制度政策的保障作用明显................................49
4.5.2 节能量审核的标准有待明确与细化............................50
4.5.3 政府需推进融资渠道的多样化................................51
4.6 扶持政策在上海的实施情况总结..................................52
第五章 完善我国合同能源管理扶持政策的建议...........................54
5.1 政府应加强对用能单位的鼓励政策与强制立法......................54
5.1.1 确立强制性的节能立法.................................. ...54
5.1.2 制定财政奖励政策..........................................55
5.2 政府应完善对节能服务公司的扶持政策............................55
5.2.1 建立多层次的融资系统......................................55
5.2.2 完善财政扶持政策..........................................56
5.2.3 调整税收扶持政策..........................................56
5.3 进一步完善其他一系列的配套政策................................57
5.3.1 建立健全行业的准入与退出机制..............................57
5.3.2 制定促进节能技术进步的产业政策............................58
5.3.3 着力解决信用问题..........................................58
5.4 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59
5.5 积极推动合同能源管理的市场化进程..............................60
5.5.1 注重宣传推广,开发潜在市场................................60
5.5.2 培育专业人才,优化服务质量................................61
5.5.3 创新经营模式,鼓励产业提升................................61
第六章 结语.........................................................63
参考文献............................................................64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67
致谢................................................................68
.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自1978 年改革开放至今已历经了近 40 年时间,在此期间,我国的工业化进程
不断推进,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与之相对应的是能源消耗量不断加大,能源供需
矛盾的问题日益突出,对环境的污染也日渐加重。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
的过程不难发现,其普遍经历了从粗放型到集约型方式的转变,而代价则是能源
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严重破坏。在世界资源日趋稀缺、环境恶化不断加剧的大背景
下,中国不能再重蹈以牺牲资源与环境来拉动经济增长的覆辙,时至今日,“先
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中国不能再走,必须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寻求合理利用能
源、节能降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方法,这不仅是中国发展绿色经济的必由之路
更是我国应当承担的时代责任。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保证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以消耗能源
为代价,而我国将在不久的将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而由过度消耗能源所引发
的环境进一步恶化的问题将会更加突出。中国同时又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耗
能大国,必须担起减少环境污染的大国责任,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中国政府已
经开始重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并且将节能增效作为国家的重点战略之一。第
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了转变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
目标,并提出了单位GDP 的能源消耗降低 20%,年均降低约4.4%的刚性要求。近
年来,国务院已经推行了《十一五重大节能工程》、《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
《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下发了《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关于进一
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政策规章和行政手段,可见节能减排、降低能耗、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重
中之重。
1.2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对能源需求的高速增长,全国
一次能源消耗总量已由 2000 年的 14.6 亿吨标准煤迅速增长到2010 年的 32.5 吨标
准煤,[1]在日趋紧张的能源形势下,高投入、高耗能、低产出、多污染的经济增长方
式对我国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存在着严重的潜在威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
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的既定发展战略,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根本途径。节能减排是实现建设“两型社会”发展战略的根本举措,技术节能是
实现节能减排的手段,节能服务是实施节能技术的基础,而服务模式的创新则是
节能行业快速发展的关键。[2]
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是节能服务产业中最为主要、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节能
服务模式,这种基于市场的、全新的节能机制在早前开展节能工作的发达国家运
用之后,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2012 年4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了
《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就此,中国节能服务产业
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继而下发的《关于印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
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关于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增值税、营业税和企
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监督检查工作的
1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扶持政策研究
通知》等一系列政策都充分表明了政府对合同能源管理这一在中国尚属新兴节能
产业模式的重视。
[3]在对发达国家的合同能源管理做相应研究后不难发现,成功实
施这一节能模式的一个重要保证是政府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扶持。合同能源管理是
基于市场的一种节能方式,但市场由于外部性、垄断或分配不公等原因会造成一
定的市场失灵,政府在必要的时候是应该做出相关干预的,合同能源管理在中国
还不够成熟,需要政府的保护、支持和参与,政府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且极其
重要。本文旨在通过对现有政策的分析来研究这些政策是否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
及产业发展的需要,现今的执行情况如何,并试图研究我国政府对合同能源管理
的扶持还需在哪些方面做出改进以及今后政策制定的方向,希望以此来对我国合
同能源管理的扶持政策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并结合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现状与外
国政府的经验之谈来提出今后的政策建议。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节能服务产业自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产生一直发展到现在,已逐步从美国扩展
到加拿大、西班牙、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多个国家,由于这些国家的节能产业起
步较早,合同能源管理也较为普及,认知度和接受度很高,因此这些国家的有关
节能服务产业及合同能源管理的研究也相对全面完善,内容涵盖了管理模式、经
济模型、法律法规、政策分析等各个领域。
美国学者Edward Vine 的研究从技术、政治、经济三个层面来对合同能源管理做
相关的解读。他认为,在技术层面上,必须制定通用的测试验证的行业标准和协
议来确保对节能效果衡量的准确和公平;由于美国是法治国家,法律的保障是政
治层面最重要的手段,为节能服务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管理和激励;而从融资方
面来看,节能投资渠道的多样化也为美国合同能源管理市场成功发展确保了资金
上的充足保障。
美国的另两位学者Jay Manoharan 和Brent Jorowski 以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
等节能服务产业较为先进的国家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对这些国家的节能服务
产业的市场、价格、机遇等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应该对节能服务行业方式管制的
结论。
加拿大Martin Adelaar 教授则从供给与需求这两个经济视角分别提出了影响合
同能源管理实施的因素,其中供给因素包括:专业的工程师、节能服务企业的良
好信誉、技术水平及设备的不断更新、对市场的正确判断;需求因素则包括:客户
对合同能源管理的理解、客户的节能意识,以及政府在市场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
干预与保护。
英国学者Andrew Warren 主要研究了节能服务行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支持问题,
同时对节能项目的合同内容作了详细的阐释,包括了整个合同的流程:前期准备
节能目的和目标、双方信誉评估、设备使用与归属以及利润分配等环节。
澳大利亚的Geoff Down 教授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政府在合同能源管理中的实践
和作用。他认为政府应该通过制定政策法规、支持项目、发展战略来解决政府在能
源管理中的机制缺失的弊端。
KenzoTsutsumi,作为日本第一能源服务公司的主席,他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
素两个维度来论述影响合同能源管理实施的关键因素。其中,内部因素包括:节
能服务公司开拓、寻找市场的能力和自身所拥有的技术水平,节能服务公司的管
2
摘要:
展开>>
收起<<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扶持政策研究摘要随着世界能源形势的日益严峻,能源短缺与浪费以及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当前经济增速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以合同能源管理为模式的节能服务产业对于诸如我国这样的能耗大国来说,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同时也能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是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新型节能机制。20世纪70年代合同能源管理就已在西方兴起,发展至今节能效果显著,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以污染环境为代价取得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性问题。同时在近四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不论在政策法规制定或是实际操作中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一新型的节能模式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外国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国内的...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5-01-09 10
-
VIP免费2025-01-09 9
-
VIP免费2025-01-09 11
-
VIP免费2025-01-09 7
-
VIP免费2025-01-09 6
-
VIP免费2025-01-09 9
-
VIP免费2025-01-09 8
-
VIP免费2025-01-09 7
-
VIP免费2025-01-09 9
-
VIP免费2025-01-09 7
作者:刘畅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59 页
大小:601.21KB
格式:DOC
时间: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