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控股模式下银行与金融租赁公司的协同效应研究

VIP免费
3.0 陈辉 2024-11-19 5 4 798.43KB 44 页 15积分
侵权投诉
第一章 绪 论
- 1 -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中国的金融改革一直是个很艰难但又很受关注的话题。最近两、三年以来
有十多家国内银行纷纷通过吸收合并、参股控股或者新设立的方式拥有了金融租
赁公司的牌照。这至少说明了两点,第一,金融租赁公司在我国已经迎来新一轮
快速发展的好时机;第二,银行设立金融租赁公司,拓展金融租赁业务,一定大
有作为。从这个意义上讲,本文所作的研究十分必要。
与发达国家金融租赁业的繁荣发展形成鲜明对比,我国的金融租赁行业发
受制于多重因素,其中一个明显的掣肘之处便是我国的金融租赁行业缺乏国内商
业银行的大力支持,此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商业银行无法涉足金融租赁业务。
一些发达国家租赁渗透率都超过 25%,美国更是超过了 30%,业务总量也达到了
GDP 总量的 30%左右,是仅次于银行贷款的第二大融资方式[1],而在我国,租赁
渗透率还不到 2%[2],可以看出,我国的金融租赁业发展还相当落后,市场空间巨
大。目前金融租赁业务资金运用效率较高,收益高于贷款利率约 2%—3%,因此,
银行开展金融租赁业务还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商业银行开展金融租赁业务
的模式为:用资金购置设备,再租给企业,设备还在银行手里,而且风险降到最
低。这样,相对于贷款而言,金融租赁业务的收益比贷款收益高,风险相对能降
到最低,这无疑成为商业银行设立金融租赁公司的重要动因。2006 年,中国金融
租赁业的净资本总额仅为 30 亿元,而据不完全统计,2007 年以来,仅商业银行、
资产管理公司进入金融租赁所带来的净资本增加就超过 200 亿元。商业银行雄厚
的资金、在项目评估和信贷管理领域股票积累的经验,以及客户资源、网络、从
业队伍方面的优势,无疑为其拓展金融租赁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同时也
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金融租赁行业规模偏小、租赁市场渗透率低、租赁业资
金来源渠道少等问题。
在经济金融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下,银行控股模式下银行与金融租
公司同样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如何正确认识并应对其间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的促
进共同发展是当下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国内的现有研究主要侧重于将金融租
赁作为企业又一融资渠道的选择,而对于银行系金融租赁的相关研究较少,特别
是从定量角度对于银行控股模式下的协同效应研究尚未涉及。本文正是基于此出
发点,立足于商业银行的主体视角,运用系统工程的相关理论方法,通过相关数
据统计分析进行实证研究,结合现有的初步研究进一步探讨银行控股模式下银行
银行控股模式下银行与金融租赁公司的协同效应研究
- 2 -
与金融租赁公司的协同效应,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促进我国银行业、金融租
赁业整体竞争力的有效提高和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国外方面,对于商业银行开展金融租赁业务的文献研究比较少,仅仅在研
金融租赁的同时会提到商业银行参与金融租赁行业的一些分析。在这些为数不多
的研究中,有一个共同的观点:银行被普遍公认为发展金融租赁业务最强大的支
持,不管是资金来源还是从承租者信用评估方面,银行都被当作发展金融租赁行
业的最佳主体选择[3][4][5]
Ajai Nair 在研究文章中指出商业银行开展金融租赁业务的优势所在和不足之
处:银行资金来源比较充足且成本低,但银行经营金融租赁业务可能会受到更为
严厉的监管,这是因为银行有强烈的动机合并这些金融租赁公司[6]
我国商业银行涉足金融租赁行业是在 2007 年初才正式获批,因此国内立足商
业银行的视角来探索开展金融租赁业务的相关研究文献较少,且主要集中于探讨
商业银行设立金融租赁公司的现存障碍及对策建议的初步研究,研究方法主要是
从定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史薇(1999)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金融租赁业务之现实
意义进行了探讨[7]周毅2002基于国内商业银行不能直接经营金融租赁业务的
前提假设下,对商业银行提供信贷支持以间接参与金融租赁,实现商业银行业务
创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8]笪薇2003通过深入比较分析,找出我国金融租赁行
业与国外金融租赁行业发展存在的差距,并指出我国金融租赁行业发展所存在的
问题,提出了若干有益建议[9]陈晖萌2008分析了中国邮储银行设立金融租赁
公司并开展相关业务之可行性[10]。吴学勤等(2008)介绍了在《金融租赁公司管
理办法》颁布以后我国商业银行设立金融租赁公司的情况,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
设立金融租赁公司的动因、发展机遇以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11]
吴学勤(2009)对银行控股模式下银行与金融租赁公司的协同效应进行了定性分
[12]
§1.3 论文框架
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是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有关研究文
进行了综述,对论文框架和研究思路进行说明。
第二章首先对金融租赁的定义、特征、分类、业务流程进行了概述,并分
了金融租赁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区别;对欧美发达国家银行系金融租赁业的发展现
第一章 绪 论
- 3 -
状进行了剖析,指出了相关经验借鉴;简述了我国目前金融租赁业的发展现状、
银行参与设立金融租赁公司的现状。这一章作为论文研究的序幕,构成了第三章、
第四章所要研究内容的基础。
第三章从定性的角度首先对商业银行设立金融租赁公司的动因进行分析,
着重阐述了银行控股模式下银行与金融租赁公司产生的协同效应;结合银行、金
融租赁公司自身的特性,从财务业绩、客户关系、业务创新、风险管理四个层面
建立了银行控股模式下银行与金融租赁公司协同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每个具
体指标的选取依据、计算公式进行说明。
第四章与第三章一起构成全文的核心部分。建立了银行控股模式下银行与
融租赁公司协同效应评价模型;确定了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相关指标权
重的具体方法;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对评价指标的数据收集和预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第五章辅以实例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模型评价结果进行
分析说明。第六章对全文进行总结说明,并对后续研究进行展望。
§1.4 研究思路及内容
关于银行系金融租赁的理论研究,目前国内非常欠缺。究其原因,一方面
于之前鲜有银行试水金融租赁公司,因此缺乏现实模板,也就缺乏相应的数据,
研究缺乏说服力;另一方面在于很难找到合适的思路和方法对银行系金融租赁展
开相应的研究。
为此,本文主要采用图表数据支持、对比分析以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
合等方法,对银行控股模式下银行与金融租赁公司的协同效应进行研究。
1)从定性分析的角度,对商业银行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动因、银行控股模式
下银行与金融租赁公司协同效应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从财务业绩、客户关系、
业务创新、风险管理四个层面,总资产规模增长率等 13 个因素对协同效应进行评
价;
2)从定量分析的角度,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银行控股模式下银行
与金融租赁公司协同效应评价模型;选择
0 8
5 5
~e e
标度类型,利用群决策---专家数
据集结方法,对各专家判断矩阵进行加权几何平均,得到集结后的判断矩阵,进
而得到各评价层面对总评价目标的影响权重,以及各具体评价指标对所在层面评
价值的影响权重;
3)辅以实例,对相关原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数据处理,并对模型进行实
证分析,验证了该评价模型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银行控股模式下银行与金融租赁公司的协同效应研究
- 4 -
第二章 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发展概
- 5 -
第二章 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发展概况
本章对金融租赁的定义、特征、分类、业务流程进行概述,并分析金融租
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区别;对欧美发达国家银行系金融租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剖析,
总结相关经验借鉴;简述我国目前金融租赁业的发展现状、银行参与设立金融租
赁公司的现状。本章作为论文研究的序幕,构成了第三章、第四章所要研究内容
的基础。
§2.1 金融租赁的基本概念
§2.1 1 金融租赁的定义
租赁是为解决生产或流通中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的矛盾而产生的,其产生
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租赁的现代形式主要表现为金融租赁(Financial Leasing)
是以融物为形式,以金融为特征,将融物与金融结合的特殊信用形式。
金融租赁 1952 年在美国出现后,迅速在全球各国发展起来。不同的国家、
织对金融租赁的性质也有着不同的观点,或者不同的解释和不同的规定。即使在
同一国家内,政府部门、经济、法律、租赁经营者之间也会有不同的看法,他们
都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对金融租赁给出不同的定义。
下面是几个权威性机构对金融租赁给出的定义。
1)国际统一私法协会的定义
由国际统一私法协会(UNDROIT)起草的《国际金融租赁公约》1988 年)
指出:本公约适用于金融租赁交易,其中一方当事人(出租人)根据另一方当事人(
租人)的说明及其确认的条件与第三方当事人(供货人)订立供货协议,从供货人取
得工厂、资本货物或其他设备,并且与承租人订立另一个协议即租赁协议,给予
承租人为了商业或职业目的使用设备的权利,并据此收取租金。前款所提及的金
融租赁交易具有以下主要特征:承租人对于设备的说明和供货人的选择都不是基
于出租人的技能和判断;出租人得到的设备与一项租赁协议相联系,而该项协议
据供货方所知已经在或者准备在出租人和承租人之间订立;该协议项下应付租金
的计算是特别考虑了摊提设备的全部或大部分成本的[13]
2)国际会计标准委员会的定义
国际会计标准委员会(IASC)在制订的《国际会计标准 17 号》中对金融租赁的
定义:“金融租赁是指出租人在实质上将属于资产所有权上的一切风险和报酬转移
给承租人的一种租赁。至于所有权的名义,最终可以转移也可以不转移。[13]
摘要:

第一章绪论-1-第一章绪论§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中国的金融改革一直是个很艰难但又很受关注的话题。最近两、三年以来,有十多家国内银行纷纷通过吸收合并、参股控股或者新设立的方式拥有了金融租赁公司的牌照。这至少说明了两点,第一,金融租赁公司在我国已经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的好时机;第二,银行设立金融租赁公司,拓展金融租赁业务,一定大有作为。从这个意义上讲,本文所作的研究十分必要。与发达国家金融租赁业的繁荣发展形成鲜明对比,我国的金融租赁行业发展受制于多重因素,其中一个明显的掣肘之处便是我国的金融租赁行业缺乏国内商业银行的大力支持,此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商业银行无法涉足金融租赁业务。一些发达国家租赁渗...

展开>> 收起<<
银行控股模式下银行与金融租赁公司的协同效应研究.pdf

共44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陈辉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44 页 大小:798.43KB 格式:PDF 时间:2024-11-1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4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