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间电力产业绩效差距的实证研究

VIP免费
3.0 李佳 2024-09-25 4 4 385.39KB 48 页 150积分
侵权投诉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
摘要
本文以电力产业绩效为研究主线,从需求、供给和制度三个层面设计了电力
产业绩效的决定因素,重点考察了目前文献中所忽视的制度因素的影响,利用
1993-2009 年中国 29 个省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上述因素对地区间电力产业绩效差距
的贡献。通过解释哪些因素导致了地区间电力产业绩效的差距,可以为低绩效地
区追赶高绩效地区提供政策建议,从而有助于全面提高电力产业的绩效。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研究视角的创新。首先,本文对于目
前研究文献中忽略的制度层面问题,尤其是市场化水平对电力产业绩效的影响进
行重点分析,通过实证解答了市场化水平对电力产业绩效的整体影响程度,以及
对地区间电力产业绩效差距的影响程度,从而对现有的研究进行了有益的补充,
为下一步的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其次,本文着重考察我国地
区间电力产业绩效的相对差距,并对差距进行分解,寻找导致各地电力产业绩效
差距的原因,也就是找出哪些影响因素的差距导致了地区间电力产业绩效的差距,
从而可以为低绩效地区追赶高绩效地区提供实际指导意见;二是研究方法的创新。
本文在利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回归的基础上,首次将劳动经济学领域
Blinder-Oaxaca 分解法运用于地区间电力产业绩效差距的分解,估计出各个影响因
素对地区间电力产业绩效差距的贡献率,形成了方法科学、学术规范的实证研究。
具体来说,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第一部分是绪论,结合研究背景提出拟研究的问题,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
研究的理论支撑、分析工具、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我们对电力产业绩效的评价指标和电力产业绩效的影
响因素这两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然后对现有的相关研究进行简要评价,并
提出了本文的研究主题。
第三部分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改革进程进行了分
析。首先,对我国电力产业现状从装机容量、发电量、用电量、生产成本和利润
等方面进行描述性分析;其次,对我国电力产业的改革和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梳
理;最后,论述目前我国电力产业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第四部分是我国电力产业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我们首先在理论分析的
基础上提出了理论假说;其次在文献综述和理论假说的基础上进行计量模型的设
定和数据说明;然后利用面板数据,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对我国电力产业绩效的
影响因素进行计量检验;最后对计量结果进行分析。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I
第五部分是对我国地区间电力产业绩效的差距进行分解。首先,我们对所使
用的 Blinder-Oaxaca 分解法进行了简单介绍其次,利用回归结果对我国地区间电
力产业绩效的差距进行分解,并通过分解寻找差距的构成。最后,对分解结果进
行分析。
第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简短的总结,得出了研究的结论,并且提出了缩小地
区间电力产业绩效差距的相关政策建议,希望能对提高我国电力产业的绩效以及
指导下一步的电力产业改革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 电力产业 绩效 地区差距 Blinder-Oaxaca 分解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V
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1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支撑、分析工具和研究方法..................................................2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4
第二章 电力产业绩效的文献综述.................................................................................7
第一节 电力产业绩效的评价指标..........................................................................7
第二节 电力产业绩效的影响因素..........................................................................9
第三节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11
第三章 中国电力产业发展现状及改革进程...............................................................12
第一节 中国电力产业发展现状............................................................................12
第二节 中国电力产业改革进程回顾....................................................................18
第三节 中国电力产业改革面临的问题................................................................19
第四章 中国电力产业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22
第一节 理论假说....................................................................................................22
第二节 计量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23
第三节 中国电力产业绩效影响因素的计量检验................................................28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30
第五节 结果分析....................................................................................................32
第五章 中国地区间电力产业绩效差距的分解...........................................................33
第一节 Blinder-Oaxaca 分解法简介...................................................................33
第二节 中国地区间电力产业绩效差距的分解....................................................33
第三节 结果分析....................................................................................................38
结论与政策建议.............................................................................................................40
参考文献.........................................................................................................................42
附录
...........................................................................................................................45
致谢
...........................................................................................................................46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电力产业是由发电厂、输电网、配电网和电力用户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是
利用一次能源将其转换成电能并传输和分配到各个电力用户的一个一体化系统。
电力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能源产业,在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受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思潮的影响,
20 世纪 90 年代初以来,许多发达国家、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对电力产业进行
了改革,电力产业正从管制走向市场竞争。放眼全球,电力产业体制改革,主要
涉及国有产权和集权化组织结构向私有产权、公共管制以及市场化组织结构的转
变。我国的电力产业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2002 《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颁布,
标示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在该方案的指导下,2002 年我国电力
产业进行了结构重组,对原纵向一体化经营的国家电力公司从纵横双向进行拆分,
成立了 2家国有电网公司和 5个全国性独立发电企业集团,初步建立了竞争、开
放的区域电力市场。我国电力产业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9 年全国发电装机
容量达到 8.74 亿千瓦,全口径发电量 36639 亿千瓦时。但是,由于需求短缺等因
素,我国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进展缓慢,至今仍停留在厂网分开阶段,竞价上网
迟迟未能展开。另外,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和制度环境存在
较大差异,因此即便在同样的改革措施下,不同地区的电力产业绩效也存在较大
差异。为此本文对我国电力产业绩效进行了探讨,重点考察两个问题:第一,哪
些因素影响了我国电力产业的绩效?第二,哪些因素对我国地区间电力产业绩效
差距产生了影响?
二、研究的意义
目前经济学界对决定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集中在需求因素、供给因素以
及制度层面的管制政策因素,而对市场化水平即市场竞争的关注较小。中国作为
一个典型的转型国家,经历了市场经济体制从无到有,市场化程度从低到高的发
展过程,不能简单的将市场化水平看做是一种外生的制度。而且市场经济体制作
为一种制度,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资
源配置的优化、经济自由度的提升以及法律框架的完善。电力产业身处市场化的
大环境中会受其影响,况且电力产业本身也在进行市场化改革。因此和管制政策
一样,市场化作为促进电力产业有效竞争的手段之一,应该纳入到电力产业绩效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
的研究中来。我们从更为全面的角度即市场化水平考察了制度对电力产业绩效的
影响,这在之前的文献中是没有的。如果市场化水平对我国电力产业绩效的影响
如何还未得到解答,这必然会影响到今后改革政策的制定。因此我们的研究可以
弥补这一理论缺陷,对现有的电力产业绩效研究进行有益的补充,更重要的是可
以为下一步的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此外,目前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对电力产业改革成败的论证以及电力产业绩效
的影响因素研究上,而没有涉足地区间电力产业绩效差距的研究。同时关于中国
地区差距的文献层出不穷,但是主要集中在地区收入差距方面,鲜有关于地区间
电力产业绩效差距研究。本文首次将焦点集中在地区间电力产业绩效的差距研究
上,通过解释清楚导致地区间电力产业绩效差异的原因,换句话说,地区之间哪
些因素的差距导致了各地电力产业绩效的差距,可以为低效率地区追赶高效率地
区提供实际指导意见,从而有助于全面提高电力产业的绩效水平。基于上述原因,
研究我国电力产业绩效的地区差距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支撑、分析工具和研究方法
一、理论支撑
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和产业经济学中的政府
管制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具体论证如下:
(一)新制度经济学。
1、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最早是英国经济学家科斯 1937 年在其发表的《企业的性质》
文中提出来的。该文的基本思路是:围绕交易费用节约这一中心,把交易作为分
析单位,找出区分不同交易的特征因素,然后分析什么样的交易应该用什么样的
体制组织来协调。
科斯认为,交易成本是获得准确市场信息所需要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
契约的费用。也就是说,交易成本由信息搜寻成本、谈判成本、缔约成本、监督
履约情况的成本、可能发生的处理违约行为的成本所构成。威廉姆森对交易费用
的决定因素进行了探讨。他将这些因素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人的因素,即关于
人性的两个特点——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第二类是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包
括资产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发生的频率;第三类是交易的市场环境因
素,主要指潜在的交易对手数量。威廉姆森认为,资产的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
易发生的频率是区分交易类型的主要标志。当企业购买的原材料或设备不具有专
用性时,无论是否考虑不确定性,也无论交易的频率怎样,都可以采用市场治理
结构,即只需由市场组织交易即可。Langlois 则认为,决定治理结构的因素主要有
摘要: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I摘要本文以电力产业绩效为研究主线,从需求、供给和制度三个层面设计了电力产业绩效的决定因素,重点考察了目前文献中所忽视的制度因素的影响,利用1993-2009年中国29个省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上述因素对地区间电力产业绩效差距的贡献。通过解释哪些因素导致了地区间电力产业绩效的差距,可以为低绩效地区追赶高绩效地区提供政策建议,从而有助于全面提高电力产业的绩效。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研究视角的创新。首先,本文对于目前研究文献中忽略的制度层面问题,尤其是市场化水平对电力产业绩效的影响进行重点分析,通过实证解答了市场化水平对电力产业绩效的整体影响程度,以及对地区间电力产业...

展开>> 收起<<
中国地区间电力产业绩效差距的实证研究.pdf

共48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李佳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0积分 属性:48 页 大小:385.39KB 格式:PDF 时间:2024-09-25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48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