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博弈的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研究——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

VIP免费
3.0 李佳 2024-09-25 4 4 367.24KB 40 页 150积分
侵权投诉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
摘要
在当前土地流转速度日益加快、规模不断扩大、流转对象及其利益关系也呈
现日益多元化的形势下,采取措施降低土地流转的交易成本、保持土地流转平稳
较快的发展至关重要。要保证土地流转工作高效有序的开展,维护广大农民土地
流转的合法权益,建立土地流转中介组织来专门负责土地流转工作是不二选择。
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在我国有些地区的发展迅速,但就全国
范围来看,中介组织的发展并不是特别顺利。现实中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就是,
尽管人们已经很认可中介组织所发挥的作用,但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中介组织一般
很少参与。也很少有学者对土地流经的功能详细的进行过理论上的论证,自然也
较少对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发展提出具体的可操作建议。
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基于动态博弈的视角,构建了土
地流转的一个简单的动态博弈模型,通过对土地流转双方动态博弈的过程分析,
论证中介组织将会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为发展我国土地流转
中介组织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土地流转的动态博弈模型。本文基于动态博弈理论的基础,首先分
析了在只有土地流转的转入方和转出方参与的情况下,双方在流转过程中的博弈。
本文采用成本收益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流转双方两个阶段的博弈过程
分析,研究发现在没有中介方参与的情况下,土地流转双方博弈的一般结果是不
会签约。在此基础上,将中介组织引入到土地流转中来,该过程演变为转出方、
转入方和转入方三方的博弈,由于中介组织是独立的利益团体,且其参与之后,
会有效地减少其他双方的交易成本,并使得双方的利益可以得到有效保障,使得
签约成为一种对各方都更加有益的选择,因此中介组织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可以发
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是对土地流转中介组织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结合
大量的数据,对现实存在的几种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及其效
果进行了实证分析。成都市现在已经成立的中介组织主要有村委会组织成立的集
体经济组织、政府组织成立的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和市场化运作的农村产权交易所,
这几种形式的中介组织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成都市的土地流转。
三是分析了中介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及面临的困境。通过进一步
对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分析,发现中介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诸
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土地流转中介组织数量太少,无法满足流转的需要;中介组
织主体单一,行政色彩浓厚。此外,中介组织自身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是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I
组织建设和运作不规范;内部制度不完善,工作流程不规范;缺乏高素质的从业
人员等。另外中介组织发展面临复杂的制度困境,主要是农村土地产权不够清晰;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农村社保制度不完善等。
四是结合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相
关的政策建议。主要体现在加强土地流转中介组织自身建设,正确厘定政府职能
边界,合理但不过度干涉中介组织的发展,以及改善中介组织发展面临的相关制
度环境等几个方面。
本文的主要创新在于:丰富和完善了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理论研究;构建了
具有土地流转的动态博弈模型。本文的不足主要包括:一是对土地流转中介组织
的实证分析不充分;二是模型过于简单,缺乏深度分析;三是缺乏对土地流转中
介组织的运行绩效分析。所以,对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动态博弈;交易成本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V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第二节 重要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3
第三节 文献综述....................................................................................................................... 5
第二章 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概述............................................................................................... 8
第一节 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内涵界定........................................................................... 8
第二节 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主要特点........................................................................... 8
第三节 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职能................................................................................. 10
第三章 土地流转的动态博弈模型................................................................................................. 13
第一节 基本假定和模型......................................................................................................... 13
第二节 动态博弈过程分析..................................................................................................... 14
第四章 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实证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19
第一节 成都市农村土地流转状况......................................................................................... 19
第二节 成都市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几种模式....................................................................... 20
第五章 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发展瓶颈................................................................................. 24
第一节 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存在的基本问题................................................................. 24
第二节 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自身的不足......................................................................... 25
第三节 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发展面临的制度困境......................................................... 26
第六章 培育和发展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路径..................................................................... 29
第一节 加强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自身建设..................................................................... 29
第二节 正确厘定政府职能边界............................................................................................. 31
第三节 改善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发展环境............................................................................. 32
参考文献............................................................................................................................................ 35
附录
.............................................................................................................................................. 38
致谢
................................................................................................................................................ 39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土地政策从土地集体经营转变为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
有效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我国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果。但是,随着近些年来城
市化的推进,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参与城市现代化建设,导致我国农村出现大量
闲置农用土地,有的家庭甚至全家进城务工,使得土地撂荒。在这样的背景下,
中央政府开始考虑允许土地流转,允许进城务工的农民将自己承包的土地以出租、
转租、转包、转让等多种形式流转给有志于从事规模化经营的其他农户,这样不
仅可以防止土地闲置,也可以在土地规模经营的基础上,更好的来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农业发展。近几年,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发展迅速,土地流转市场也再逐步完
善。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采取各种流转方式进行土地经营权流
转的面积已占承包总面积的6%-8%,发达地区的部分县市流转面积占承包总面积比
例最高可达到20%-30%,一般超过10%,中西部地区流转占比可达10%-20%,一般达
到5%左右。例如,到2010年底,浙江省农地经营权流转面积占总承包面积的13.5%,
福建省为10.7%,而安徽和青海分别为5%和4%。但从总体上来看,土地流转面积
仍然较少,市场发展还有很大空间。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大致有转包、转让、出租、互换、入股等形式,这
些大都是农户自发流转的形式。转包是指暂时不能经营但又不想放弃土地承包经
营权农户,将自己承包的土地转包给其他农户经营,可以采取有偿转包,也可以
无偿转包,但转包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转让是指原承包方经过发包方同意将
其承包期内的全部或者部分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让渡给第三方,由第三方履行土地
承包的权利和义务,转让后原承包关系自行终止。某些具有稳定非农收入又自愿
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多会采取这种形式的流转。出租是指承包方由于各方
面原因无法自己耕种,将其承包的土地租赁给其他农户来种植,并收取一定的租
赁费的形式。互换是指承包方之间或者集体经济组织之间为方便耕种和管理,交
换其承包地块的行为,互换后可以维持原承包关系不变,也可经发包方同意后转
移相应的承包关系。入股是一种比较发达的流转形式,是指承包方将承包经营权
量化为股权,农户凭股权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或股份公司。合作社或股份公
司将土地对外租赁或直接开发,农民按股分红,这种形式在我国土地流转较发达
许旭.我国农地使用权流转研究--以中部地区两村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摘要: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I摘要在当前土地流转速度日益加快、规模不断扩大、流转对象及其利益关系也呈现日益多元化的形势下,采取措施降低土地流转的交易成本、保持土地流转平稳较快的发展至关重要。要保证土地流转工作高效有序的开展,维护广大农民土地流转的合法权益,建立土地流转中介组织来专门负责土地流转工作是不二选择。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在我国有些地区的发展迅速,但就全国范围来看,中介组织的发展并不是特别顺利。现实中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就是,尽管人们已经很认可中介组织所发挥的作用,但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中介组织一般很少参与。也很少有学者对土地流经的功能详细的进行过理论上的论证,自然也较少对土地流转...

展开>> 收起<<
基于动态博弈的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研究——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pdf

共40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李佳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0积分 属性:40 页 大小:367.24KB 格式:PDF 时间:2024-09-25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40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