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沪教版新初三化学暑期特训营学习专辑_《化学的魅力》全章复习巩固

VIP免费
专题 03 《化学的魅力》全章复习巩固
【目标锁定】
1.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判断;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和判断。
2.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记住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3.了解探究镁条性质的实验,初步学会实验探究活动的方法。
4.掌握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能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能说出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
【知识网络】
【知识要点梳理】
要点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判断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等。
2.化学变化: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例:煤燃烧、铁生锈等。
【要点诠释】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本质区别):变化时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
要点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和判断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例:颜色、状态、溶解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可燃性、还原性、稳定性、毒性等。
【要点诠释】
化学性质的语言描述是在化学变化的基础上加一些表现能力的字眼,如“可以”、“容易”、“能”、
“会”等。
要点三、元素符号
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元素符号:
元素
名称
元素
符号
元素
名称
元素
符号
元素
名称
元素
符号
氢H铝Al 铁Fe
氦He 硅Si 铜Cu
碳C磷P锌Zn
氮N硫S银Ag
氧O氯Cl 钡Ba
氟F氩Ar 铂Pt
氖Ne 钾K金Au
钠Na 钙Ca 汞Hg
镁Mg 锰Mn 碘I
【要点诠释】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 H、C、S、P、K等。
2. 由 两 个 字母 表 示 的 元 素符 号 , 第 一 个字 母 要 大 写 ,第 二 个 母 要 小写 ( 即 “ 一 大二 小 ” ) 。 如
Na、Mg、Ca、Zn、Si 等。
要点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水槽等。
2.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等。
3.间接加热(垫上石棉网)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等。
4.托盘天平:
(1)左物右码。
(2)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应先放砝码,再移动游码,最后放药品。
(3)称量未知质量的药品则应先放药品,再放砝码,最后移动游码。
5.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水平相切。
6.使用药品“三不能“原则:(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2)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3)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7.药品取最少量原则:(1)要严格按照用量来取;(2)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即:液体取
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8.用剩药品“一要三不要”原则:(1)要放在指定容器内;(2)不要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要
带出实验室。
9.常见事故的处理:
(1)洒在桌面的酒精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2)浓酸、浓碱流到实验台上:①浓酸:a.加碳酸氢钠溶液;b.水冲洗;c.抹布擦干。
② 浓碱:a.加稀醋酸;b.水冲洗;c.抹布擦干。
(3)浓酸、浓碱沾到皮肤或衣物上:①浓酸: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
溶液;②浓碱: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4)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溶液: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洗的时候要眨眼睛,必要时请医生
治疗。
【要点诠释】
1.酒精灯:
(1)①外焰温度最高,用外焰加热;②灯体内的酒精不可超过灯容积的 2/3,也不可少于 1/4;③意外失
火,用湿抹布盖灭。
(2)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3)液体加热:试管口向上与桌面成 45°角,液体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4)三个绝对禁止: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
绝对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固体药品(广口瓶):
(1)取用块状:镊子(一横二放三慢竖);
(2)取用粉末状:药匙(或纸槽)(一斜二送三直立)。
3.液体药品(细口瓶):
(1)不定量取用:倾倒法(取下瓶塞倒放桌上,标签要向着手心,一斜二挨三倒)
一斜:试管倾斜;二挨:试管口紧挨试剂瓶口;三倒:缓缓倒入。
(2)定量取用:量筒(一倒二看三滴)
一倒:向量筒内倒入药品;二看: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三滴:用滴管添加所差拭
剂。
(3)少量取用:胶头滴管
要点五、空气的组成及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红磷燃烧耗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原理: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将集气瓶内氧气消耗掉,生成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使密闭容
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红磷和氧气反应的文字
表达式: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摘要:
展开>>
收起<<
专题03《化学的魅力》全章复习巩固【目标锁定】1.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判断;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和判断。2.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记住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3.了解探究镁条性质的实验,初步学会实验探究活动的方法。4.掌握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能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能说出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知识网络】【知识要点梳理】要点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判断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等。2.化学变化: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例:煤燃烧、铁生锈等。【要点诠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本质区别):...
相关推荐
作者:周伟光
分类:中小学教育资料
价格:5积分
属性:11 页
大小:506.61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