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沪教版新九年级化学暑假同步课_ 溶液(教师版)

VIP免费
3.0 周伟光 2024-09-27 4 4 729.54KB 22 页 5积分
侵权投诉
12 讲 溶液
一、分散体系
悬浊液
1、分散系 乳浊液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
溶液
溶剂: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水、汽油、酒精、苯等)
【思考】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区别:悬浊液是固体小颗粒不溶于水,例如黄河水、果粒橙、咖啡、豆浆;
乳浊液是液体小液滴不溶于水,例如牛奶、油水混合物等。
2、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透明的混合物
注意:
a、溶液透明但不一定无色, 如 CuSO4为蓝色 FeSO4为浅绿色 Fe2(SO4)3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也是最好的分散剂之一。
  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 溶质的 体积 + 溶剂的体积
例如:50g 水和 50g 酒精混合后溶 液质量为 100g;但是 50mL 的水和 50mL 的酒精混合后的溶液体积是小于
100mL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氢氧化钠的水溶液等等)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
二、探究物质的溶解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1、决定物质溶解性的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实验 结论 推论
** Expression is faulty ** 白 糖
食盐
25ml
烧杯分别入蔗和食,搅
直到再溶为止正确量白
和食的质(想想,几种
称量方法?)
相同件下白糖食盐解的
同物质在相 同条件下溶解情况不
** Expression is faulty ** 硝酸钾
10ml
试管中加入 10ml 水,加入过量
硝酸搅拌不能全溶,加
后,部溶,再却,有部
分硝酸钾析出
酸钾不同度下解度同,
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
质的解性到温的影,大
分固物质溶解随温升高
而增大
** Expression is faulty **出示一瓶啤
,打瓶盖大量泡(沫)
涌出来
打开啤酒入盛热水大烧
杯中,又有大量的气泡涌出来
强减,二化碳酒中溶解
减小溢出温度高,氧化
碳在酒中溶解性减少
体物的溶性随强的大而
大,压强减小减小气体
物质的溶解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概念: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在 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溶质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若能再溶解某溶质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2问题:
** Expression is faulty **讨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要指明在一定温度 下?
前面我们做过:试管中加入 10ml 水,加入过量的硝酸钾搅拌,不能完全溶解(此时溶液饱和),加热后,全部溶
解(此时溶液不饱和),再冷却,又有部分硝酸钾析出(饱和)。可见溶液是否饱和,是溶液的一种状态,它与
温度有关。
即溶液饱和与不饱和,可以通过改变温度实现转化
** Expression is faulty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吗?
KNO3NH4Cl 在水中溶解度比较大,他们的溶液在很浓的时候,还不一定达到饱和; Ca(OH)2在水中的溶
解度很小,浓度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达到饱和。因此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③ 如何将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为饱和硝酸钾溶液?
方法①:加硝酸钾溶质
方法②:蒸发掉一部分溶剂(水)
方法③:降温至有晶体析出
如何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为不饱和硝酸钾溶液?
方法①:加溶剂(水)
方法②:升高温度
一、单选题
1.下有关溶液的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是溶液 B.少量食用油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
C.稀酸的导电性比水强 D.氢氧化钠固体与水混合会吸收大量热
答案C
【解析】
A、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比如水也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是不是溶液,A错误,不合题意;
B、食用油与水混合形成的是乳浊液,B错误,不合题意;
C、稀酸中有自由移动的氢离子根离子,稀酸的导电性比水强,C法正确,合题意;
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D错误,不合题意。
选:C
2.有关浊液的法正确的是
A有稳定性和均一性 B.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后形成悬浊液
C.无色的混合物 D上层为水、下为油的浊液是悬浊液
答案B
【解析】
浊液不均一稳定,分为乳浊液和悬浊液;
A、浊液有稳定性和均一性,错误
B、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后,硝酸钾溶解度变小,有体结析出,形成悬浊液,正确;
C、浊液可能有色可能无色,错误
D、悬浊液是固体粒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上层为水、下为油的浊液不是悬浊液,错误
B
3.下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 B.面C花生D.奶
答案A
【解析】
A、蔗糖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于溶液,能形成溶液,此选项说合题意;
B、面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悬浊液,不能形成溶液,此选项说法不合题意;
C花生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乳浊液,不能形成溶液,此选项说法不合题意;
D、奶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悬浊液,不能形成溶液,此选项说法不合题意;
A
4.物质加入水中形成悬浊液的是
A物油 B泥沙 C.白糖 D.食盐
答案B
【解析】
A物油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液体,与水混合后形成乳浊液,选项错误
B泥沙是不溶于水的固体,与水混合后形成悬浊液,选正确;
C、白糖是一种溶于水的固体,与水混合后形成溶液,选项错误
D、食盐是一种溶于水的固体,与水混合后形成溶液,选项错误B
520℃时,1.5 某物质溶于 10 水中即达到饱和,则该物质
摘要:

第12讲溶液一、分散体系悬浊液1、分散系乳浊液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溶液溶剂: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水、汽油、酒精、苯等)【思考】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区别:悬浊液是固体小颗粒不溶于水,例如黄河水、果粒橙、咖啡、豆浆;乳浊液是液体小液滴不溶于水,例如牛奶、油水混合物等。2、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透明的混合物注意:a、溶液透明但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也是最好的分散剂之一。  c、溶液的质...

展开>> 收起<<
上海沪教版新九年级化学暑假同步课_ 溶液(教师版).docx

共22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周伟光 分类:中小学教育资料 价格:5积分 属性:22 页 大小:729.54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9-27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2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