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方法的股权制衡对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研究——以国有医药制造业为例
VIP免费
XXXX 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 DEA 方法的股权制衡对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研究
——以国有医药制造业为例
摘 要
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的问题自从早期在西方国家出现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取
得了飞速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在我国,由于现阶段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
我国对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问题研究还不够深入。目前国内外针对股权制衡与上
市公司治理效率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多,但是都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研究的结论
总体上可以分为对立的两种情况:第一、股权制衡与公司治理效率正相关; 第
二、 股权制衡与公司治理效率负相关。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通过一定的作用机制对公
司的多方面产生影响,并最终影响到公司治理效率。合理的股权结构直接关系着
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并决定公司整体价值的提升。本文在总结前人的研究结论
基础上,对股权制衡与公司治理效率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股权制衡与公司治理效率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在理论
研究阶段,主要介绍了委托代理理论和现代产权理论。阐述了公司治理效率和股
权制衡等相关概念,并重点介绍了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测量公司治理
效率。其次, 在实证部分本文先使用 DEA 方法测出了公司治理效率,并将股权
分 置改革前后的公司治理效率进行了分析比较。然后把公司治理效率作为被解
释变 量,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差额、制
衡股东 个数、股权制衡度和赫芬德尔指数五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选取了沪、
深两市国 有医药制造业 2004 年到 2009 年之间 6 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使
用了描述性统 计分析、独立样本 T 检验和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得
出实证结果:赫 芬德尔指数、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差额与公司
治理效率正相关; 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与公司治理效率负相关。
最后,结合本文结论 对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
本文主要的创新在于: ⑴构建多变量投入与多变量产出的公司治理效率的
DEA 模型,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公司治理效率,克服了以往研究中单一变量产出效
率评价的局限性。⑵研究的时间段更合理,本文选取的的 2004 年至 2009 年的
数 据,更能体现股权分置改革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股权制衡;公司治理效率;股权分置;数据包络分析
I
XXXX 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第 1 章 绪论 ..................................................... 1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1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3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5
第 2 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7
2.1 委托代理理论 .............................................. 7
2.2 产权理论 ................................................. 11
2.3 文献综述 ................................................. 12
第 3 章 研究设计 ................................................. 17
3.1 主要概念 ................................................. 17
3.2 研究变量 ................................................. 19
3.3 DEA 模型简介 ............................................. 23
3.4 研究假设 ................................................. 28
3.5 样本的选取 ............................................... 29
第 4 章 实证检验 ................................................. 31
4.1 国有医药制造业控股股东股权的变化 ......................... 31
4.2 DEA 测算公司治理效率与分析 ............................... 32
4.3 股权制衡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 ............................. 37
第 5 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42
5.1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42
5.2 研究局限与展望 ............................................44
参考文献 .........................................................46
附录一 ........................................................... 50
附录二 .......................................................... 70
致谢 ............................................................. 71
IV
XXXX 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图表目录
图 1-1 研究路线图 ................................................. 5
表 3-1 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 .............................22
表 3-2 DEA 中投入项与产出项的定义与说明 ...........................23
表 3-3 研究样本 .................................................. 30
表 4-1 国有医药制造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变化 .................... 31
表 4-2 国有医药制造业前 5 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变化 ................... 31
表 4-3 基于 DEA 方法计算的公司治理效率 ........................... 33
表 4-4 2005 年各 DMU 技术效率(治理效率)分布情况 ................ 35
表 4-5 2006 年各 DMU 技术效率分布情况 ............................ 36
表 4-6 公司治理效率的描述性统计 .................................. 37
表 4-7 独立样本 T 检验 ........................................... 38
表 4-8 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 ........................ 38
表 4-9 基于股权制衡的三个回归分析结果 ............................ 39
表 4-10 假设验证结果情况 ..........................................41
V
XXXX 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1.1.1 研究背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国经济飞速发
展,世界各国也越来越关注公司治理问题。公司治理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是一
个多层次多角度的概念,公司治理问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层面的公司治理
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在这种制度安排下企业的所有者能够对经营者进
行有效的监督与约束。狭义层面的公司治理问题具有现代公司产权制度的特点,
即企业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公司治理目的是保证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一
致,从而使公司的股东利益和价值最大化。广义层面的公司治理所涉及的问题比
较多,一方面关注的是公司所有者能够对经营者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约束,另一方
面所关注的是公司内部股东之间的激励制度与约束,这种股东之间的激励制度与
约束是一种有效的内部治理机制,此种机制的完成要求制定完善的公司章程,通
过公司的监事会﹑股东大会、董事会及经理层等来完成。广义的公司治理不仅涉
及内部治理机制问题,也考虑公司外部环境的影响,例如公司的债权人、公司的
供应商、当地政府和企业所在的社区等所有利益相关者。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体
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的公司治理问题也孕育而生,并且随着我国的经
济发展公司治理问题越发凸显出来。现代化的公司治理结构在我国早期就已经确
立,但其作用却有限,基本上是“有形无神”。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
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股权高度集中,即国有股“一股独大”。另外一个缺陷主要表
现在流通股过于分散,特别是在公司发展过程中机构投资者的比重过小,这也是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主要特征之一。
在早期的公司发展过程中我国的股权结构被人为的分裂,被设计成可以流通
的流通股和不可流通的非流通股。国家股便是非流通股里面的主要部分,在公司
发展的过程中股价升值,但是非流通股却不能由此享受收益,在这种情况下促使
了国家股对控制权收益的掠夺。股权结构的弊端促使了国家对经济体制改革实施
的决心,在股权结构的不断变革的过程中,国有股的减少,机构投资者和个人的
持股比例增多成为必然趋势。在股权结构的改革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
主要表现在:公司的股权结构应该彻底分散还是保持集中的控股股东格局、在引
进新股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因此,深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制
1
XXXX 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衡﹑股权集中问题,探讨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股权制衡与公司治理效率
的关系,对于优化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确定国有控股
上市公司的股权改革方向都有重要意义。
2005 年4月29 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
问 题的通知》,正式拉开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序幕,并于 2008 年完成。随着股权
分置 改革实践的完成,国有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症状有待缓解,国有上市公
司逐渐 出现了一系列的制衡股东。由此,股改后研究股权制衡对治理效率的影
响重要性 由此提升。研究股权制衡对国有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也是对股权
分置改革后 股权结构对治理效率的一次实证性探究。
1.1.2 研究目的
我国上市公司多样化的所有权性质和复杂的股权结构使公司治理有独特的中
国制度背景,2005 年国有经济大规模的股份制改革使得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在吸收外国进步要素的同时带有鲜明的路径依赖特征。当前我国学术界在这一领
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还不够成熟。公司治理的焦点
往往集中在两类代理问题上: 一是公司股东与经理人员之间的利益矛盾,二是
公 司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之间的矛盾。这两类问题常常是并存的,在对这两
个问 题的研究下,股权制衡理论应运而生,并指出多个大股东制衡的存在在减
少经理 人员私人收益的同时,还有助于抑制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侵害。股权分
置改革之 后国有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是否有所提高?多个大股东制衡的股权结
构是否对公 司治理效率有很大的影响?怎样的制衡结构对治理效率最适应呢?
由此本文的研 究目的在于:
1.完整全面的分析国有上市公司股改前后的股权制衡和治理效率的有关数
据,了解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国有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现状,探索合理的股权制衡结
构,提高国有上市公司治理效率。
2.本文将充分借鉴公司治理效率和股权制衡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股权
分置改革后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治理效率现状,力求通过深入、系统的研
究和分析,探索股权制衡各因素对国有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程度。
3.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技术(DEA)方法,对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国有上市
公 司治理效率的有效性进行比较分析,实证检验股权分置改革的效果。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以股权制衡理论为基础,分析股权制衡各因素对国有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的影
2
XXXX 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响,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公司股权制衡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有上市公司的具
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最终构建股权制衡与国有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的理论模型。
通过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和 CCER 金融数据库等多种渠道收集数据,运用线性回
归模型探求制衡股东个数、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
差额、制衡度、H 指数对国有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最后,得出结果并对其
进行分析和提出相应的建议。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国有上市公司治理效率进行测算,并且比较
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治理效率的有效性,对这次股权分制改革的有效性进行实证检
验。分析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现状及不足,为完善国有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提供政策
建议。
1.2.2 研究方法
1.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在分析公司治理理论与股权制衡理论的基础
上提出假设,然后再实证分析,通过 DEA 方法﹑描述性统计分析﹑组间比较﹑
构 造回归方程﹑pearson 相关性检验等方法,对假设进行检验,并得出结论。
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国有上市
公司治理效率)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
各种材料进行加工,从而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是广
泛收集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治理效率﹑股权制衡等相关数据。基于 DEA 理论,确
定 输入和输出变量,测算出国有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使得能够更符合现实的
研究 结果。
3.比较分析方法:运用 DEA 方法对国有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治理
效 率进行测算,比较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国有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的有效性差异,
从而 总结对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值得借鉴的地方。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思路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股权制衡与公司治理效率关系的研究成果,然后
在此基础上对股权制衡与公司治理效率关系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其次对
股权制衡与公司治理效率所涉及的理论进行分析,并对我国国有上市公司股权分
置改革前后治理效率进行比较,同时收集了我国国有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有关
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并利用此数据对理论分析的结论进行实证检验,最后依据本
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结果提出了公司治理的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另外,在研究操作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 T检
验
3
摘要:
展开>>
收起<<
XXXX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基于DEA方法的股权制衡对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研究——以国有医药制造业为例摘要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的问题自从早期在西方国家出现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在我国,由于现阶段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我国对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问题研究还不够深入。目前国内外针对股权制衡与上市公司治理效率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多,但是都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研究的结论总体上可以分为对立的两种情况:第一、股权制衡与公司治理效率正相关;第二、股权制衡与公司治理效率负相关。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通过一定的作用机制对公司的多方面产生影响,并最终影响到公司治理效率。合理的股权结...
作者:李佳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0积分
属性:93 页
大小:551.8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9-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