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物流产业的空间性及发展模式研究

VIP免费
3.0 李江 2024-11-06 6 4 531.2KB 64 页 15积分
侵权投诉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
摘要
城市群的出现与发展是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提高的重要表现之一。特别是长
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大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已构成整个国民经
济发展的三大重要增长极。如何增强这些区域的整体发展动力,使资源在城市群
得到优化配置,从而带来更有效的产出,成为关系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
大战略课题。在目前的城市化进程中,各种资源要素在空间的集聚与扩散呈现出
许多新的特征,尤其是城市群的产业发展更表现出许多新的发展趋势。城市群作
为经济发展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其产业发展也体现出相应的空间特性和运作模
式。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现代物流的空间发展特征为切入点,分析其在城市群
空间范围内表现出的特征、趋势,以此为依据探求与城市群社会经济提高和物流
产业相适宜的发展模式。并结合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实证分析,论证在城市群范
围内物流产业空间特性的表现、原因、作用以及与城市群圈层特征的高度一致性。
在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物流经济要素在空间运动时的分布密度、运动指向、
集聚或扩散程度对城市群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交通运输环境改善和通讯信
息技术的使用等方面有极大的影响。同时,物流产业的布局、结构、空间竞争能力
等空间特性的显现和变迁也受到城市群经济发展、物流市场供需状况、交通运输状
况和其他支撑条件的限制。本文在回顾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了相关概念。以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从研究城市群物流产业空间均衡的角度出发,运用“增长
极”理论和产业空间相互作用模型,以沪宁杭甬四个“极点”城市为例,分析了四
城市间物流产业市场划分和空间相互作用的均衡状态。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发
展水平为背景,从物流通道、区域物流类型、城市物流产业竞争力等方面整体分析
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物流产业在线、面、网三个层次呈现出的空间特性。在上述分
析的基础上,从提高长三角城市群整体发展水平的角度提出促进物流产业的“一拖
三”模式和均衡发展模式;从区域分工和城市特性两个角度探讨增强长江三角洲城
市群内各个城市物流产业竞争力的交通枢纽型或工商带动型等发展模式。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在以下两方面有所创新:第一,研究视
角的可能创新。本文把经济区域的空间结构与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布局相结合,
选择一个学科交叉和互补的分析切入点,从产业表现出的空间特性角度,从物流
产业空间流动与同一区域内各城市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性入手,研究城市群
空间范围内物流产业空间特性和与之相适应的物流发展模式。第二,研究内容的
创新。论文选取有具代表性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通过实际数据的收集,量化分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I
析物流产业在城市空间的均衡点和均衡状态;构建物流区域类型——区域物流竞
争力差异矩阵表,简洁明确的分析了区域物流类型与区域物流竞争力之间的空间
耦合关系。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物流产业;空间性;模式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II
ABSTRACT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s a major strategic task about accelerating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 In the current urbanization process, a variety of
resources and elements which gather and proliferate in space have shown many new
features. In particular,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urban agglomerations have shown a
lot of new trends. Urban agglomerations is a spatial performan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t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was also reflected in the corresponding
spatiality and operation mode. Against the above background,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adop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features about modern logistics spatial as the entry
point , analysi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rend of modern logistics have shown within
the urban agglomerations, and explore the appropriate development models to improve
the socio-economic and logistics industry in cities.
In logistics distributi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distribution density of logistics
industry essential economical factor in space motion has the enormous influence to the urban cluster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logistics industry space characteristic appearance also
receives the urban cluster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other conditions limit. This article take the
Yangtze Delta urban cluster as an example, has analyzed between the cities thelogistics industry
market segmentation and the spatial interaction equilibrium state. The overall analysis Yangtze Delta
urban cluster logistics industry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 which presented in the different levels. From
raises the long triangle urban cluster integral development level the angle to propose promotion
physical distributi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everal kind of different patterns.
In the predecessor research results' foundation, this article unifies in economic region's spatial
structure and industrial economics' industrial layout, in the research urban cluster space scope the
physical distribution industry spac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physical distribution development model
which adapts with it. The paper selection has the representative Yangtse Delta urban cluster, through
actual data collection, construction physical distribution areal type - - region physical distribution
competitive power difference matrix table, Has analyzed the region physical distribution type and
between the region physical distribution competitive power space coupling relations.
Keywords: Yangtze River Delta city group; logistics industry; space; development
pattern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V
目录
章绪论
...............................................................................................................1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1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2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7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10
第一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10
第二节 物流产业空间性的基础、特征及作用..................................................15
第三节 物流产业空间性研究的理论基础..........................................................21
第三章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物流产业空间特性研究.................................................24
第一节 物流产业与城市发展的相互关系..........................................................24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物流产业发展现状..................................................27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物流产业发展的空间均衡......................................30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物流产业空间分布格局研究..................................36
第四章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物流发展模式.................................................................45
第一节 区域物流发展模式分析..........................................................................45
第二节 城市物流发展模式分析..........................................................................47
第三节 结论与应用.............................................................................................49
参考文献.........................................................................................................................55
附表
.........................................................................................................................57
附录
.........................................................................................................................61
致谢
.........................................................................................................................62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现代物流的发展是解决生产与消费间矛盾的客观要求(王莉,1997被誉为
国民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产业结构演变的“润滑剂”目前“物流”一词在我
国越来越多的被使用,物流公司、物流园区开始大量涌现,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各
种物流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相关研究成果也急剧增多。但目前各领域的研
究偏重于总体的宏观描述,针对性不强,而且多集中于物流企业。经济地理学对
物流的讨论大多是从基础设施、运输量及区域运输联系的角度进行分析;管理学
对物流的研究侧重于提高物流企业运行效率或物流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等方面。
经济学角度对物流产业的研究多集中在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分析和论述某
一具体城市物流发展水平现状、对策;某一区域内物流园区建设、网络节点布置;
区域物流规划及城市物流体系构建等方面。但上述研究基本未涉及物流“实体时
空移动”的基本内涵。现代物流产业的兴起,改变了社会经济运行方式,加速了
社会资源的集聚、扩散和使用效率,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从
空间的角度研究物流产业更具有明显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以长江三角洲
地区为例,以空间经济学为分析的视角,依托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城市地
理学,论述物流的空间性。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完善的区域经济系统,要求现代物流体系作为其
子系统。就我国目前已形成的经济区域看(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滨江新
区等),各区域的区位、资源、市场、交通基础设施、产业结构以及区域经济发展
水平各不相同,因此各地区的物流系统空间结构及其发展模式也各不相同。由于
城市在经济上有着重要地位,具有较强的吸引、辐射和综合服务能力,决定了城
市是一个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中心,是商品流通的集散地和区域的物
流中心。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产业密度与人口密度的提高,城市物流规模与密
度也会越来越大,从而使城市物流的组织与管理也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复杂。
对城市物流进行专门研究,改进城市物流的组织和管理模式,对提高城市物流绩
效,降低或减少城市物流的外部不经济也具有重要作用。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
长三角)城市群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对这一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的
空间特性进行研究不仅可以调整和优化物流布局的内部空间结构,而且可以为其
因数据收集的限制,在本文中无特别指明时,长江三角洲地区即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
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研究起步较晚,更很少涉及物流产业
空间特性的研究。研究物流产业的空间性及其结构、组织体系,为进一步丰富物
流产业的研究内容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同时,在产业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
框架下研究物流产业的空间性问题,也弥补了目前管理学、应用经济学等研究物
流业的不足。这对拓展物流产业的研究领域,逐渐完善其研究体系,丰富其研究
内容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实用价值:选择长三角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领先
地位和较强的示范作用,并具有较为完备的城市群体系,其经验具有极强的代表
性和典型性,对其他城市和经济区域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以物流基本活动为标准
划分长三角地区的物流区域类型,从物流产业——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这一角
度对长三角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为实现区域内城市之间物流结
构合理化、一体化布局,促进区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以及缩小我国东中西部不同
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的差距提供相应的现实依据。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一、物流的空间性内涵
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了社会再生产的全部过程,在现代经
济条件下制造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通过各种方式转移到消费者和用户手中,
才能实现其价值,并使制造业者获得利润和回报。在实现这一转移的过程中,现
代物流成为连接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重要桥梁。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制造和消费
在时空上日趋分离的形势下,为了有效保证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畅通,并获得较低
成本、更高利润,现代物流逐渐发展成新兴产业。
(一)物流活动空间性的形成与发展
“物流”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1915 年美国市场营销学家阿奇·(ArchShaw)
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开始提到“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
一词。我国在 2006 年底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将物流
(logistics )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
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
有机结合”。综观美国、欧洲和日本等物流业发展较为迅速和成功的国家它们对
物流概念的理解虽然侧重点和外延各有不同,但对物流的认识有几个共同点:一
摘要: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I摘要城市群的出现与发展是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提高的重要表现之一。特别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大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已构成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重要增长极。如何增强这些区域的整体发展动力,使资源在城市群得到优化配置,从而带来更有效的产出,成为关系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课题。在目前的城市化进程中,各种资源要素在空间的集聚与扩散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尤其是城市群的产业发展更表现出许多新的发展趋势。城市群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其产业发展也体现出相应的空间特性和运作模式。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现代物流的空间发展特征为切入点,分析其在城市群空间范围内表现...

展开>> 收起<<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物流产业的空间性及发展模式研究.pdf

共64页,预览7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李江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64 页 大小:531.2KB 格式:PDF 时间:2024-11-06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64
客服
关注